
万达广场来遵应是不争的事实,对于遵义这个有着悠久商业历史的城市来说,万达广场的到来无疑更加凸显遵义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地位。城市版图的扩大、商业经济的发展、改造、升级……这些资本最熟悉的字眼,使得遵义的商圈逐渐分散开来。如今随着中心城区几大区域板块的形成,商圈正在经历扩张运动,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形成、提升、扩张之后,逐渐演变为大商圈。
商圈四面扩张 遵义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,是以老城和丁字口一带为中心的商业地带变化而来,但在交通和购物环境上已经无法承载大遵义建设带来的商业需求。因此,在遵义的商业发展中,老城、丁字口和中华路,无疑成为遵义商圈的“鼻祖”,应该说,遵义商圈的历史正是从老城开始的。 商业发展到今天,不得不提到以外环路、延安路、中华路三路平行而成的商业地带,这个从老城商业演变,以丁字口为联结点的商业范围,如今正成为遵义主要的商业,因此,业内人士称这三路平行里的延安路和外环路 建材商圈、中华路包括沙河、火车站在内的百货商圈,逐渐凝聚为一个商圈。 随着汇川区以及新蒲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成熟,北部与东部的商业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张,广珠文化商圈、高桥板块、港澳广场、CBD等则形成了遵义的又一批商业聚焦区。 中心凸显南北博弈 随着遵义商业化的快速发展,中心区域的商业地位愈加得到凸显。由老城商圈衍生出来的百货、餐饮、休闲为一体的商圈,因为受扩张的影响,只能在老城、红花岗、新华路、中山路和丁字口一带徘徊,希冀着更好的扩张时机。 现在的形势是,南北商圈正在进入博弈的局面,已经有先例足以证明了,北部和南部都有花草市场、汽车城、药业园区,就连欧化家具广场都是一南一北两个,这些都是南北商圈博弈的现象。有业内人士评价说,商圈的博弈,有望推动遵义大商圈的发展,带动其他商圈的扩张和提升。 如此一来,一南一北两大商圈的竞逐,对弈的竞争关系也会逐渐形成交集,一些业内人士把成熟商圈比作天平支起其他商圈的秤砣,企业战略方面的竞争,至于天平向哪倾斜,自有定论。 商圈之间的相辅相成,如之前商圈的繁华,激起了后起商圈的商业潜力,刺激了其他商圈的突飞猛进,推动了新兴商圈的快马加鞭。 在今天的遵义,日均十万次的人流量不断充斥着每个大商圈,同时也造就了这些商圈内的综合性商场档次越来越高,与之配套的休闲娱乐、精品专卖、餐饮服务等设施更加全面,业态结构也更为合理。 三年前,遵义人提到奢侈品,只能想到步行街或者国贸广场。时至今日,以高档消费和奢侈品牌著称的重百商场、沃尔玛超市、百盛、星力、大润发、国贸等大牌入驻遵义的各大商圈,特别是奥特莱斯广场的欧盟进口商品直销,更是推动商圈在商战中不断发展壮大,而且人气更旺。 遵义消费群对国内外品牌需求的迅速膨胀,大大激励投资者大手笔引进奢侈品牌。与此同时,一些商场不断调整商业结构,引进适合遵义消费群的品牌。一时间,顶尖奢侈品牌云集遵义,各式各样的珠宝、服装、箱包、手表名品让人们看得眼花缭乱。市民经过遵义这些商圈,所见明亮气派的店堂门口尽是高档商货的大幅海报,商圈俨然国际大牌“陈列厅”,在低调中透出大气和国际化。 大小商圈共生共存 大商圈时代的奇妙之处在于,不仅众多大型企业能取得骄人业绩, 就连商圈内部十几平方米、几平方米的铺面,也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,吸引到大批消费者。业内人士感叹,“与全国其他商圈相比,遵义大商圈既有大型商业企业的集聚,又有小商铺集中,这在全国很少见。综合商场、专业门店、超市、小商铺等各种业态,集聚了所有商品,这在全国其他中心城市也是办不到的。” 大商圈与小商圈共同发展,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遵义喷涌着商机。因此,在这样的情况下,遵义各大商圈经历了萌动的扩张。老城为中心的商圈,通过对新华路、步行街、碧云路、子尹路的改造,形成了规模宏在的黄金商圈,如今随着交通要道的不断完善,开始向高桥和新舟坝方向延伸,这是唯一的扩张方向。 以广珠商圈为核心的商圈,经过多年的打造,如今似乎仍在原地踏步,虽然商圈已经起来,并且把南京路、广州路。香港路、大连路等黄金街道融入进来,但除了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汇川大道,这个商圈目前看来,似乎再也没有更为充足的扩张区域。 南城商圈,虽然步履维艰,当地政府以及众开发商、众商家们不遗余力地努力着,但商圈的气候仍然不敌其他商圈之势。其实,对于扩张和发展方向来说,南城商圈的优势是最大的:向南可以扩张到南白,向东可揽尽红花岗经济技术开发区,向西占尽桃溪寺优美景区,向北完全可把万里路商业重地收为腹中。
|